网站支持IPV6
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回复--26号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9-27 16:30

类别:D类                                                                                                                杨政教函〔2024〕42号

 

 

杨陵区教育局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6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委员姓名:

建议内容:关于打开杨陵区小升初、初升高体育特长生升学通道的建议

办理结果:

尊敬的常辉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打开杨陵区小升初、初升高体育特长生升学通道的建议”已收悉。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教育,把体育教育纳入特色校建设,学校体育特色逐步彰显,各学校在体育工作中注重打造自己的体育特色品牌,初步形成了部分学校“一校一品”的良好局面。我们充分认识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积极推进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确定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原则,在普通高中招生中单列了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为体育特长学生设置了升学通道。

同时,我们关注体育特长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和综合素养,确保学生在升学后能够适应高中和大学学习和生活。各高中能够关注特长生文化课提升,帮助他们弥补文化课程的不足。近年来,我区体育特长生的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

二、现状和不足

1.部分学校对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总体上各学校对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校存在重视文化课成绩忽视体育特长培养的现象。家长也对体育特长生升学和就业存在一些偏见。

2.师资和硬件配备不足

在师资配备、训练设施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开展受限。据统计,根据我区学生规模应配备体育专业教师140人,目前,我区现有在职体育专业专职教师仅77人,体育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同时,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体育教师专业多为综合性传统项目,新兴项目专业教师极少,无法开设新兴体育项目,难以满足体育特长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学校的体育训练设施陈旧、落后,缺少新兴体育项目训练设施,无法为体育特长生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

3.体育特长生的系统性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我区积极开展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设置了普通高中升学通道,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小学段的培养工作相对滞后,小升初升学通道还没有打通,基础教育学段特长生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大师资配备和资金投入

专业化、稳定化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是做好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体育专业课教师编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补充专业教师,同时鼓励学校通过挖潜、转岗、培训等方式加强专职教师配备,解决专业教师配备问题;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体育训练设施的投入,建设高标准的体育训练场地和器材设备,为特长生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

2.健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机制

扩展体育特长生培养链条,建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全链条、全系统培养机制。通过学校体育课程观察、自我推荐、体育比赛、专项测试等多种方式,广泛挖掘有特长的学生,建立特长生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特长生队伍的质量;加强调研,在条件成熟情况下试点小升初体育特长生招生,努力形成小升初、初升高及高考特长生升学全通道。根据学校实际,适时增加体育特长生招生专业项目和招生计划指标,扩展体育特长生升学通道;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组织运动会、专项联赛、鼓励特长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比赛等,发掘和提高体育特长生专业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3.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的宣传,提高对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的认识。组织开展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成果展示活动,向学校、家长和社会宣传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的成效和意义,提高各方对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进一步强化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校体育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学校切实转变观念,将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和目标,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根据我区实际,健全体育特长生培养机制,进一步扩展升学通道,加大师资配备和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培养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我区体育特长学生培养工作,促进体育特长学生成长成才。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

 

 

杨陵区教育局

2024年9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