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回复--29号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9-27 16:36

杨政文旅体函2024〕54号

 

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9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委员姓名:张军君  刘团国  

建议内容: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推动体育培训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办理结果:

尊敬的张军君、刘团国委员,您提交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推动体育培训专业化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区体育培训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坚持组织机构主导,提升优质发展软支撑。

按照陕西省有关“十四五”体育发展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安排部署,配合示范区文旅体育局建立“杨凌示范区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印发《杨凌示范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杨凌示范区“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对标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任务,示范区全民健身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体育人才引进比例逐年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监管和赛事“一赛六案”风险管控到位,各部门相互配合、多措并举有效保障全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科学健身指导,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创新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形式,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全民健身”专栏,坚持每周发布科学健身、运动注意事项等信息,提高群众科学健身理念。重视青少年健康健身运动教育。积极申报全国体育课程一体化试点区,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组织举办全区中小学生乒乓球、足球、网球等校园联赛,常态化开展运动会,定期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训练,确保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扎实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深入推广科学健身理念与知识,开展“八段锦”公益培训,在全民健身日、爱国卫生月等活动现场为群众宣传全民健身相关知识,积极动员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体育运动,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全民健身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坚持设施建设先行,夯实全民健身硬基础。

对标《杨凌示范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任务目标,加快实施示范区(杨陵区)“七个一”和镇、村(社区)“三个一”体育设施补短板工程,积极谋划杨凌示范区游泳馆项目立项,杨凌示范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杨陵区全民健身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高效建成4个城市“口袋运动公园”,提升示范区公共体育场馆配套水平;对全区公共体育设施1843余件进行摸底排查,先后检修健身器材1000余,新配备、更换健身器材600余件,不断丰富社区、镇村全民健身设施;配合示范区文旅体育局发布“杨凌示范区全民健身地图”智慧平台,31个运动健身场地资源低免开放,实现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丰富杨凌网球运动中心篮球、乒乓球设施配套,积极开展体育培训和各类赛事活动,不断提升十四运会比赛场馆综合利用水平。截止目前,示范区共建成各类体育场地数量255个,实现54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体育场地总面积90.5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4.07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示范区体育补短板工程成效显著。

四、坚持培育特色品牌赛事,带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深入贯彻“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精心打造“一季一赛事、一赛一杨凌”文旅体育融合品牌,配合示范区文旅体育局连续举办杨凌示范区全民健身运动会,策划组织马拉松、足球、篮球、网球、太极拳及校园系列赛事超50项近百场次,参与人数超过4.5万人次;发挥杨凌网球运动中心场馆资源优势,多次承办全国网球青年团体锦标赛、陕西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成功晋级世界田联“标牌赛事”,并与杨凌农科城自行车邀请赛、杨凌青少年U系列网球公开赛等3项赛事入选省级“一市一赛事、一县一特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名录,特色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取得阶段性进展。

五、坚持科学管理,推动体育培训专业化发展。

一是示范区、杨陵区两级体育部门持续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二级、三级社会体育体育员,同时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指导员参加一级、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37人,每千人有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化培训,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了广大群众快速增长对运动健身的需求。二是积极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工作,针对教练员、裁判员通用知识、专项知识,举办、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着力提升教练员、裁判员专业能力水平,推动我区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科学管理,加强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从培训材料科学性、人员资质专业性、培训场所安全性等3个方面加大指导和规范力度。畅通投诉渠道,积极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培训风险预警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招生宣传,公布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积极与教育、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相关镇(街道)等部门开展协作,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双随机检查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管工作,促进体育类校外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采纳你们的建议,持续加强全民健身事业,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按照“4+X”体育组织建设要求,健全完善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等体育人才,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鼓励支持俱乐部、企业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促进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参与运动健身,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二是精心举办赛事,营造浓厚氛围。按照“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要求,持续优化全民健身赛事服务供给,配合示范区文旅体育局精心办好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自行车邀请赛等精品赛事,广泛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太极拳及广场舞等全民健身赛事。对标体育文化宣传工作要求,借助新媒体、微信、网络等平台,加快构建体育文化宣传矩阵,抓好重大建设项目、赛事活动、科学指导、体教融合等领域文化宣传,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三是规范体育类培训管理,推动专业化水平。通过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水平。科学管理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提高监管效能,确保监管实效,为促进校外培训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与育人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文旅体事业建言献策,同时欢迎关注“杨陵文旅”微信公众号,我们将积极策划推出农科文旅体融合特色系列活动,欢迎诸位积极参与并提出宝贵意见。     

以上答复妥否,望批评指正。

 


                         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2024年9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