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以漆水河与武功县为界,南以渭河与周至县相望,北以湋水河与扶风县毗邻,西与扶风县接壤。东距西安82公里,西距宝鸡89公里,是全国首个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辖的唯一县级行政区,行政管辖面积135平方千米。
查看详情杨陵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
后稷(hòujì)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帝喾元妃)履巨人足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而不死,名弃。弃在幼年就巍然有巨人之志,玩耍时喜好植麻种豆。成人后,热心于农耕。他因地制宜,善种谷物稼穑,成果丰硕,黎民皆效法耕作。
查看详情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查看更多上川口村地处杨陵城区东部3公里处,目前全村以锣鼓加工为主,从业人数500余人。上川口村锣鼓的制作起源于帝尧时代,18世纪的清代流传于黄河上游渭河北麓。300多年来,上川口村一直延续着制作锣鼓的习惯,传颂者“女人会烧火,男人精铸铜,老人善做鼓,青年跑销售”的佳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