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不畏冬雪夏阳,耕耘收获硕果飘香。2018渐行渐远,充满希望的2019即将登场。在过去的一年里,杨陵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们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始终践行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的司法宗旨,不断实现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亮点,奉献着青春年华,展现着法治信仰。今天就让视线记者带您去回顾一下杨陵区人民法院2018年工作的十大亮点。
一、克服案多人少困难,不断彰显农科城精神
2018年,杨陵区人民法院收案2283件,结案2110件,法官人均结案居全省前列(176件),周末加班,自主学习已成为了杨陵区人民法院法官干警们的常态。
二、推进家事审判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3月29日,全市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杨凌成功举办,被省高院确定为试点单位以来,实行离婚案件财产申报、设立冷静期、聘请心理咨询师,努力修复亲情,扩大家事审判社会功能,家事做法受到21家法院的现场点赞。
三、提升司法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执法本领
4月17日,全市法官助理、书记员业务技能大赛,两名同志获奖;6月29日,全市“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主题演讲获得榜眼;10月21日,全市警务技能汇报演练警容严整、业务精湛,勇夺冠军,打出士气,杀出声威,震撼咸阳;12月1日,全区智慧普法线下竞赛第一;12月17日,陕西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花落法院。
四、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不断传播正能量
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挖掘法院工作热点、亮点,总结归纳执法办案中深层次问题,不落俗套,传播了法院正能量,单次阅读量居全省前列,多次获得全省法院双微周冠军。
五、集中审理自贸金融案件,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5月17日,成立自贸区案件合议庭、金融纠纷案件合议庭,集中办理此类案件,助推营商环境法治先行,为自贸区片区高质量发展、高新农业示范开发追赶超越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六、持续发挥区位优势,不断突显院院联合效应
4月13日,继去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院校共建实践基地后,杨陵区人民法院又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院校共建实践基地,邀请高校法学老师授课、学生实习,法官以案释法指导学生模拟开庭,教授审判实践经验,共同调研撰写学术论文,百名大学生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为民司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七、推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机制,不断化解矛盾纠纷
运用“三官一律”进社区(村)平台,参与说事说法338件,促进镇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引入律师、人民调解员、心理专家和高校师生进行诉前调解、心理疏导、诉讼咨询等服务,为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提供了广阔平台。
八、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司法效率
坚持以“全省一流、杨凌特色”为目标,连通四级专网,建立“办公、办案、队伍、考核、决策、公开”六大平台,实现网络全覆盖、业务全覆盖、数据全覆盖,掀开了“智慧法院”的序幕;完成建院以来诉讼档案数字化任务,信息化建设多次受到省高院表彰奖励。
九、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不断解决执行难题
2018年,杨陵区人民法院收案453件,结案415件,结案标的1.41亿元,查控财产337次,拘传78人,司法拘留26人,72人移送公安机关查找下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11人,限制消费414人,执行“天眼”定位29人,4案4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拟追究拒执罪,维护了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建设过硬队伍
杨陵区人民法院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熔铸忠诚本色、锤炼司法作风、不忘为民初心、牢记法官使命;为了锻造业务本领,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法官干警的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利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