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25
2025-08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发展猕猴桃产业,成为富民增收“大产业”。眼下猕猴桃将进入采摘期,果农丰收在望。任高常种植的猕猴桃被预订,能卖好价钱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加持。村上曾换种优质品种,遇干旱时积极应对。收获季联系收购,全村种植1000多亩,产值达1500多万元。下一步将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完善产业链。
2025-08-2525
2025-08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自1997年成立以来,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为本,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为我国粮食安全筑牢根基。2025年是其成立28周年,5省区10余个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聚焦区域特色,刷新“三农”发展底色。杨凌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场景应用,创新驱动稳固“三农”基本盘,研发智能装备赋能乡村振兴,搭建展会平台激活现代农业动能,依托“上合基地”开展国际合作,未来将构建农业国际合作新格局,提供“杨凌样本”。
2025-08-2520
2025-088月18日消息,《中国杨凌农创汇入驻优惠政策》印发,含20项内容。杨凌农创汇以加速成果转化为目标,核心区筹备有序。优惠政策涵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奖励、机构补助等,还设10亿基金,落户企业有补助。农创汇将构建转化综合体,打造“5分钟品质生活圈”。
2025-08-2018
2025-08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等重要部署,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微更新。其精准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如将闲置空地建成转角公园;实施“缓堵保畅”工程,缓解交通压力;还对老旧建筑进行“微改造”,打造乡村创意新空间。未来,示范区将继续推进城市微更新,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2025-08-1818
2025-08暑期高温,杨凌城管部门在五胡路菜市场门口搭建10顶遮阳棚,既为菜农挡住烈日、规范摊位秩序,也让市民选购更便利。此前菜农因无遮阳设施卖菜受影响,且存在占道经营等问题。这是杨凌示范区践行“为民办实事”的缩影,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后,各级各部门服务基层,提升群众获得感等。
2025-08-1813
2025-08随着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影响力提升,杨凌示范区国际“朋友圈”扩容,3000多名青年农科人才到此探寻致富密码。如来自巴基斯坦的穆贝在此攻读博士,希望毕业后留华工作;陈振宁被引进到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负责外贸订单。示范区形成国际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养格局,众多国际农科人才走向全球。同时,其教育科研网络强大,持续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减贫事业注入动能。
2025-08-1308
2025-0801
2025-087月31日,“中国杨凌农创汇”全面启动建设,它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杨凌作为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持续深化“三项改革”,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成效显著,如研发出“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等。同时,杨凌还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构建区校企协同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产业工程,未来“中国杨凌农创汇”将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2025-08-0131
2025-07夏日的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活力足,王上村依靠“光伏 + 农旅 + 产业”模式,村集体年收入突破 200 万元。今年该区完善“五联一抓”工作机制,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王上村通过光伏增收、发展共享菜园、特色产业等实现三产融合。西小寨村在“五联一抓”机制下,发展莓类产业,形成“企业包销 + 西农技术 + 村民入股”模式,示范区将推动三产融合让科技成果落地。
2025-07-3129
2025-07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杨凌153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其中16个为杨凌选育,创历史新高。杨凌示范区依托优势与驻区单位协同创新,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将成果推向全国。区内科研单位成果丰硕,如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多个品种并推广。杨凌在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屡破难关,辐射全国及上合组织成员国。此外,杨凌以农科展会为引擎推动发展,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基地,还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的蝶变。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