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党员铺就金光道 助农致富奔小康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4-07-13 10:34

——夏家沟村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助农致富纪实

眼下正是为猕猴桃套袋的时候,杨陵区夏家沟村不少村民都在地里忙活着。站在村口放眼望去,连片的猕猴桃园郁郁葱葱,园内硕果累累,一个个即将成熟的猕猴桃长势喜人。

近年来,夏家沟村把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作为带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村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户种植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科技示范户带头作用,积极引进猕猴桃新技术、新品种,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党员示范户+党员+村民”的种植模式,很好地带动了猕猴桃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村党支部书记许团知告诉记者,如今猕猴桃已成为村民们致富的金疙瘩。“2013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750元。”据介绍,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动下,村里的妇女们也都成了猕猴桃种植专业户,经常被周边地区的村民请去套袋子、剪树枝。“园子里的活平时都是妇女在干,男的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比起前些年,每家的收入要翻好几倍。”

夏新发是夏家沟村最早种植猕猴桃的一批党员,也是杨凌日升合作社的理事长,主要负责全村猕猴桃销售。为使村民通过种植猕猴桃真正致富,他和村干部们积极动员全体村民,且经常奔波在外,引进新技术和品种、联系专家现场教学、与客商洽谈对接等。十多年来,每个猕猴桃园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年猕猴桃快上市的时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商就前来订货,有的客商迟来一两天都没了,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村民张会迎就是夏新发带动的首批猕猴桃种植户之一。自1999年种植猕猴桃后,她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彻底改变了靠种地、打工维持生计的苦日子。“刚栽猕猴桃的那一两年,我对作物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都不懂,全靠村干部和一些老党员把专家请来现场讲,帮忙给联系客商,去年我两亩多猕猴桃买了快三万。”

“以前每年娃上学就是问我娘家借钱,自从栽了猕猴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三个孩子也都上了大学,现在我这四亩多猕猴桃一年要买五六万呢。”谈及种植猕猴桃给自己带来的效益,村民杨玉林激动地说。她告诉记者,自1995年种植猕猴桃以来,一到农忙时节,村干部和部分党员就会来园里给她指导、猕猴桃一年比一年卖得好。

经过十九年的发展,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模式在夏家沟村已初具规模。用夏家沟村委会主任贺永社的话说,就是人人都是技术员,人人都能把握市场,还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起了猕猴桃产业。 (杨凌时讯 记者 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