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 正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杨陵区开展校区合作共建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2-04-18 09:03

——首批16名青年教师深入杨陵区镇办村挂职锻炼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毓刚(左)与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杨陵区委书记王宝平(右)共同签订校区合作共建协议

本网讯(党建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4月17日上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杨陵区签订校区合作共建协议,青年教师挂职锻炼也同时启动。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毓刚、党委副书记邓振义、副院长陈登文、工会主席宋一平、纪委书记任得元、副院长王晓地、王周锁、张永良;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杨陵区委书记王宝平,区长张启东,区政协主席、区委副书民马宝收,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小明等领导出席仪式。

曹毓刚在讲话中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近年来,该院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先后与省内外139个县(区)政府、1132家企业建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办学之路。此次校区合作共建将按照“镇村挂职、服务三农、锻炼成长”的方针,计划从2012年到2015年选派10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到杨陵区镇(办)、村(社区)和专业合作社、企业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同时,开展校、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并在技术推广、科技培训、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校区合作共建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学院与杨陵区的合作,由自发的零散的合作进入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新阶段。首批入选的16名教师是经过个人自愿报名、组织面试考察、党委研究确定的优秀教师代表,将要通过组织程序,到镇村、社区挂职。为做实做好校区合作共建工作,学院专门成立了由现代农业、旅游、管理、建筑、电子信息等方面58名专家组成的为农服务专家组,为校区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王宝平指出,杨陵区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所在地,近年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看杨凌”的发展目标,依托区内高校等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初步建成了“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形成了设施农业蔬菜、经济林果、畜牧养殖等八类主导产业,探索建立了“行政推动、项目整合、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被解了农业农村发展的逐多难题。当前,杨陵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

王宝平强调,加强校区合作共建对于促进双方在科技、经济、人才联合和资源、产业、项目方面的对接,培养杨陵特色工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育培训新型农民,推动杨凌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发展,提升杨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筑创新创业载体,搭建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杨陵区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通过科技推广、农民创业、经营管理和就业技能培训;建设综合实验示范基地,搭建农业科研试验、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平台;开展院镇结对帮扶、系村结对帮扶,选派农业科技专家在基层挂职锻炼,开展“田园使者”等途径,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创业创新和服务“三农”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批入选的教师王晓娟表示,校区合作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基层锻炼的好机会,下去后要将所学知识与基层工作相结合,严格要求,扎实工作,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服务三农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农服务专家组成员尚晓峰说,校区合作共建为学校出了一道考题,要答好答卷就必须深入基层收集农民所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