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建农)10月7日,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的马援祠上空彩球飘飞、锣鼓喧天,金黄色的气拱门上“热烈欢迎海内外马氏宗亲回故里祭祖观光”的大字格外醒目,新修葺的牌楼两旁一幅对联“承传华夏民族优秀传统古文化薪火”、“谱写中华儿女传大复兴中国梦华章”烘托出浓厚的气氛。
世马总会首届世界马氏祭拜马援伏波将军大会暨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系列庆典活动在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隆重举行,来自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台湾、澳门等地区,以及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上海、浙江、江苏等22个省市的马氏宗亲代表300多人及毕公村1000多名群众怀着对先祖无限的思念和敬仰之情齐聚马援故里举行祭祖活动。
海内外马氏宗亲祭祖典礼在震鸣的礼炮声中拉开序幕。杨陵区五泉镇党委书记、毕公村第一书记马江涛致欢迎辞;毕公村马氏宗亲会马致友、马仓升、马文斌敬献时果和花篮;世界马氏联谊总会副总会长马谦诚、马潮、马润权上香并祭酒;世马总会副总会长兼秘书长马雄光先生恭读祭文;世界马氏宗亲总会会长拿督•马汉坤先生讲话;伏波将军故里、毕公村支部书记马顺怀先生致答谢辞;马氏宗亲全体代表向先祖遗像行三鞠躬礼;伏波将军马援故里、毕公村马氏宗亲会向世界马氏宗亲会赠送了纪念品。
祭祖活动后,世界马氏联谊总会代表团成员参观了示范区展厅,并与杨凌示范区举行了座谈会,共同探讨马援祠遗址保护及促进杨凌发展问题。世界马氏宗亲总会会长马汉坤先生表示愿为杨凌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区委书记张启东对马氏宗亲对马援故里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世界马氏联谊总会代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建设“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做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马援是汉代军事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东汉开国功臣,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为民族铸就了灵魂。他的“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名言和壮举,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舍生忘死、为国捐躯。马援的精神风范和历史功德一直为中华儿女推崇和敬仰。
马援祠是在旧址上于一九八六年重新修建。2001年,马援祠列入杨陵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面积16.8亩。2014年,毕公村马援祠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杨陵区文化体育文物旅游局牵头,对马援祠遗址大殿进行修缮,并新建牌楼和碑廊,工程规划面积16.8亩,计划总投资800万元。主核心区占地7.8亩,现一期建设主要是修缮大殿、修建碑廊、牌楼及基础配套工程,目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