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前不久,杨陵人武部聚焦强军目标,着眼野外驻训,大抓基础训练,又努力打造一张新名片:后稷故里爱武强兵。5月28日咸阳军分区转发了“杨陵区人武部结合野外驻训中提升民兵基础训练能力”经验做法,正在该部参加民主生活会政委朱双厚感慨地说:“没有想到杨陵基础训练和野外驻训管理训练组织这样严密;没有想到领导模范作用这样好;没有想到区委区政府慰问热情这样高;没有想到杨陵民兵参训率这样高,体现了党委高度重视、管理严格正规、军地齐心协力、各种保障到位。”
使命任务勇担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5月11日至25日,随着部长潘林海一声令下,该部百名民兵由杨陵机动至100公里外的某预备役师训练基地进行不少于为期一周的野外驻训,拉开了基础训练帷幕。人武部党委一班人认清形势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改进思想作风,先后两次召开党委会,认真传达学习军分区《关于进一步抓好年度军事训练落实的措施》,分析训练形势任务,研究对策措施,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抓战斗力建设的共识,坚决把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基础训练、野外驻训(夜训)作为落实“三严三实”教育、主题教育的具体措施,作为改进训风演风的具体行动,做到早计划、早安排。军分区参谋长关现伟带机关人员一线检查指导训练,确保了军事训练这个中心在全年工作中突出出来,真正形成大抓军事训练和战斗力建设的良好氛围。
野外驻训前,部长潘林海、政委杨帆拿着上级批复、部队训练计划和驻训方案专程给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张启东汇报,张书记动情地说,组织民兵野外训练很好,进一步树立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也为下一步执行多样化任务提出了保证。在训练中,一定要严密组织训练,严格要求部队,加大各类保障,确保外训安全。5月20日,受杨陵区委、区政府及常务副区长张小明委托,区双拥办优抚科夏科长带着慰问品慰问驻训官兵,使参训官兵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不禁深受鼓舞,训练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刻苦训练,不怕苦累,努力在集训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在24日组织的实弹射击考核中,有20多名民兵命中5发子弹。
政治教育筑军魂
天上飘着雨,地上积着水,但在野外驻训的草地帐篷内,气氛却热火朝天。
5月21日上午,一场关于“适应强国强军要求,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正在在野外驻训点热烈展开。
在这堂民兵政治教育课上,集训队政治宣传组组长、杨陵区人武部正营职干部张帆以翔实的事例、通俗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为全体参训民兵做了进行了授课辅导。他的精彩讲解,不时引起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进入到了现场互动环节,民兵们纷纷踊跃登台,谈外训体会,讲身边故事,学先进典型,进行讨论交流。五泉镇民兵路璐首先主动登台发言,他讲到,今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外训,在进行战术训练时不小心把脚崴了,但在班长和其他战友的帮助下,他勇于克服困难,消除训练伤带来的不良影响,各项成果不断取得进步。民兵狄凯在讨论中表示,自己将和其他战友和睦相处,共同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
李台街道办民兵崔红义说,军人就要有集体荣誉感,参加了教育,让他想起了军人的荣誉电影,既然来参加外训,就要以一名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大寨镇刘强、揉谷镇王明新、杨陵街道办专武干部何冠军等纷纷畅所欲言,表达着对军人的敬意、对战友的情意和对自觉投身强军实践的满腔热忱。
一堂生动活泼的政治教育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并取得了应有的实际效果。区人武部政委杨帆介绍说,为坚决完成军事训练任务,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大力纠治民兵军事训练中的训风演风不实等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今年民兵军事训练工作任务,区人武部现役干部、专武干部、民兵应急连和常态化民兵分队人员106人,在进行完10天的基础训练后,采取野外驻训的方式,强化民兵应急应战能力,不断打牢杨陵民兵思想政治基础。
严格管理练作风
驾驶员、战斗员、安全员,项项过硬,5月27日连续卧床输液3天的杨陵民兵应急队员李锦翔终于缓过神来,让他累到的是人武部近4年来第一次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完成基础训练和外训(夜训)任务。民兵应急分队外训 (夜训)时间短,标准要求高。部长潘林海和副部长兼军事科长杨俊虎,提前1个月进行思想、组织和方案计划准备,在时机选择上避开“农忙”时机,确保人员落实有保障; 在训练方法上,坚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特别是在战斗动作和轻武器操作训练中,采取理论辅导、示范作业、评教评学等方法,引导参训人员积极主动训练,达到人人会操作、人人会使用手中武器。广泛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发挥教练员和小教员的作用,对个性问题一对一进行帮带,共性问题集中进行答疑解惑。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思想发动,大力开展小评比、小竞赛活动,既活跃训练气氛,又调动训练积极性。在训练内容上,突出技能和应用训练,重点抓了战斗动作、轻武器操作与实弹射击;分队训练重点抓了进攻行动和反恐维稳行动;夜训重点抓了夜间执勤、巡逻与警戒、简易通信等课目训练,有效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和遂行任务的能力。
针对野外训练时间有限,组织比较复杂;施训环境特殊,管理比较困难;施训条件艰苦,保障组织不便等实际情况,他们坚持“动中”抓建,及时建立外训党支部、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组织,制定管理手册,开展“当普通一兵、树战斗作风”活动,严格落实一日生活、请销假、操课、考勤等制度;全体参训人员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自觉克服天气炎热、蚊虫叮咬等困难,没有1人请假缺课。在实弹射击前,他们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夜间训练安排督查员全程督导。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训练中的服务保证作用,组织开展“适应强国强军要求,立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思想政治教育大讨论,6名民兵队友自发走上讲台畅谈体会;利用图文并茂形式编印3期“杨陵简报”,通过杨凌时讯、政府网站、情况通报、外训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王养国,一腔兵心报国志”、“杜建国,以公为重顾大局”、“周德祥,履职秉责做好饭”、“董印选,牙疼脸肿挑重担”、“张帆,政工后勤多面手”等好人好事,激发练兵动力。
军地合力促保障
抓好应急分队外训 (夜训),保障工作是关键。充分发挥10名常态化民兵应急队员教学保障作用,集中组织编写民兵专业训练教案12份、民兵分队训练教案3 份、教学课件5个,并认真组织试讲试教。采取请领、自购、自制等办法,先后向分区申请战术作业所需武器装备器材20件,自购实弹射击所需的靶纸2000张和靶板靶杆30套,自制各类标识牌30个,向驻地武警借用器材40余件,统一订做绣有“杨陵民兵”标志的迷彩背心、迷彩鞋各100套,解决了训练器材不足和着装不统一的问题。
野战炊事单元做饭对于民兵来说是个新课题,他们立足自我,严格执行伙食费标准,每天都有一个“硬菜”、一瓶酸奶、一个鸡蛋,全力以赴调剂好伙食,保证参训人员吃好吃出战斗力,锻炼了野外条件下后勤保障能力。从区卫生局协调两名医生,加强卫生防范,做好降温防暑工作,保证参训人员身体健康,部队练兵热情空前高涨,确保了外训(夜训)安全顺利实施。
驻训官兵业余文化生活能不能搞好一直是政委杨帆的“心头事”, 外训前,机关购置笔记本、笔报纸杂志、扑克牌、卫星接收天线、室外音响等器材,让大家每天能看新闻,进行足球赛等活动。外训中,许多部局领导都给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杨帆打电话,要求前来外训地进行慰问。5月22日区文体局王波副局长一行5人专程从杨陵赶来,给官兵送电影大片。晚20点,大家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歌曲,来到露天电影场观看《阅兵60周年》《前进革命》两部电影。区政法委民兵桂亚军开心地说到,我真的没想到训练虽然累但很开心,伙食好但运动量大,每天晚上不但能看新闻,周末还能看电影,这次外训,值。大家很快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官兵迅速掀起了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
近年来,人武部连续多年被军区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委、省军区和咸阳市委、军分区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全民国防教育十佳先进单位”、“防汛抢险先进单位”。去年10月,区国动委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被咸阳市委、咸阳市政府、咸阳军分区联合表彰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张启东被表彰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