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杨凌供销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紧紧围绕杨陵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农产品销售、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及政府委托的的行业监管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连续4年考核获评良好单位。供销社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杨凌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现将5年来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实现“为农服务”宗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营指导与管理,积极创建示范专业合作社。
2009年以来,杨凌供销社共引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87家,通过指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注册商标,开展专业社社员培训,一心一意履行“为农服务”宗旨。合作社建设覆盖杨凌农业的方方面面,2011-2014年抓了30个示范社的创建工作。以30个示范社创建,带动整个杨凌专业社的发展。
(二)、积极组织杨凌果蔬营销体系建设,拓展果蔬销售渠道。
我们每年都对全区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上市时间等进行统计,并在杨陵政府公众网和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吸引外地客商来杨凌收购农产品。我们经常组织下乡,在田间地头了解农户的需求,了解市场产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我们配合新闻媒体做好杨凌地产蔬菜及西瓜营销的宣传工作,提高杨陵果蔬知名度。我们引导专业社开展蔬菜进校园、进超市、进社区工作,拓宽销售渠道。协调杨陵中来果蔬专业合作社、揉谷果蔬专业合作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长期蔬菜购销合同。配合示范区经贸局,连续4年召开杨凌区绿色果蔬产销对接会,推介杨凌绿色果蔬。2013年和2014年连续2年组织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种展会,展示、推销杨凌地产产品,取得良好的效果,工作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
(三)、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农产品商标,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杨凌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工作。
我们与工商、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认真做好杨凌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工作,我们经常深入农民合作社,宣传农产品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引导合作社申报注册知名品牌。2012年,天和园合作社的“官村一品”商标已经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认定,被陕西省农业厅授牌为知名品牌,揉谷合作社的“揉谷”商标也已经通过了省工商管理局的陕西省著名商标认证。2013年,杨陵旺丰园合作社的“旺恋”,商标,杨凌姜嫄合作社的“姜嫄”,商标,杨凌锦田合作社的“锦田果蔬”,商标,杨凌中来合作社的“秦宇”,商标等也通过了省工商管理局的陕西省著名商标认证。2014年,又有6个合作社注册商标分别通过了陕西省著名品牌和名优产品的认证。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杨凌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做好政府委托行业安全经营监管工作
(一)、认真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监管工作
我们每年都制定和完善行业监管方案和应急预案,规范废旧收购监管办法及安全事故处理办法。每年与各个网点签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经营培训,为安全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协调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及时纠正非法违规行为,确保了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2013年,我们在政府的领导下,与各个镇办配合,清理取缔城区影响环境卫生的小废品收购站点30余家,行业监管工作得到了政府的肯定。
(二)、烟花爆竹市场安全监管工作
我们每年与安监局紧密配合,制定烟花爆竹监管方案和应急预案。共同完成了全区固定烟花爆竹经营门店及临时经营业主培训及审核发证工作。与全区烟花爆竹经营户签订了安全经营“承诺书”。每年组织对烟花爆竹经营户进行安全操作及消防知识的培训,全年定期组织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解决,5年来未发生任何行业安全事故。
三、做到了供销社资产的安全稳定运营
按时做好供销社资产发包承包、租金收交工作,认真落实单位内部的安全经营管理,夯实安全责任,定期开展安全排查,5年来,确保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了一方平安稳定。
四、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杨凌供销社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2006年完成了系统的改制工作,下属企业全部改制完毕,职工全部买断工龄安置,供销社的传统业务工作全部停止。为了充分体现供销社的存在和价值,以及体现供销社的“为农服务”宗旨,我们一直不懈努力,服务群众,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农民专业社的发展及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但供销社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杨凌实际,我们认为杨凌供销社存在以下问题:
(一)蔬菜销售任重而道远
蔬菜销售因为受市场影响较大,难以保证达到购销的平衡,几年来,时不时出现卖难的问题,杨凌的蔬菜营销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善,需要不断努力,做好蔬菜营销工作。
(二)废品收购站点的管理还不尽如人意
由于我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体系建设的缺失,缺乏较大规模的回收加工利用市场,废旧物资回收无序分散经营,私人个体随意设点,加工利用手段落后,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问题突出。部分废品收购站点已经严重影响了杨凌城市的环境卫生,成了杨凌城市环境卫生发展的一个“牛皮癣”。需要通过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体系建设等加以解决。
(三)揉谷供销社改制工作进展缓慢,存在不稳定因素
2012年9月移交杨凌的原扶风县揉谷供销社经营严重亏损,资不抵债,职工长期下岗,生活困难,存在上访不稳定因素,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解决。
(四)供销社“为农服务”宗旨不能有效发挥
杨陵供销社下属企业改制后,职工全部买断工龄安置,下属企业,乡镇基层供销社己不复存在,目前区供销社机关编制六人,现只有工作人员四名,且多年没有人员流动,年龄偏大,开展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供销社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机遇,如何发展、如何利用现代传媒进一步发挥服务职能,迫切需要年纪轻、有文化的人员加入。
五、今后五年的工作设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指导,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围绕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管理、两个工作重点,为促进杨陵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果蔬营销工作
果蔬销售的关键是市场流通主体之间的对接。采取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相结合、生产和销售相结合、种植和加工相结合、市场和农产品经纪人相结合、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设多种市场销售平台,组织多渠道的果蔬销售队伍,全力以赴做好设施果蔬销售工作。
一是建设杨凌果蔬供销平台。按照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模式,必须要有一个龙头企业将杨凌的果蔬销售带动起来。培育和发展销售龙头企业,是供销社新一年工作的主题。我们将在整合杨凌现有农业产业资源,构建比较规范的果蔬购销流通网络,发展果蔬加工、物流配送、蔬菜进社区、进校园,打造杨凌供销社果蔬销售品牌,提升果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认真工作,为杨凌的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二是继续发展壮大各类果蔬流通专业合作社,要继续加强对这类合作社的培育和扶持,促使他们发展壮大,为杨凌蔬菜产业的发展服务。
三是继续推动蔬菜进社区、进超市工作。供销社要继续依托龙头企业和各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扩大杨陵蔬菜早市、大中型社区地产蔬菜直销点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质优、价适、新鲜的农产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方便居民购买、扩大农产品销售。
四是积极探索农产品进入电子商务的有效形式,加快供销社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继续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规范经营管理
积极协调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加强对废品收购站点的整顿检查,加大对违禁物品收购的处罚力度,实现安全无事故。
一是要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提上城市建设的规划日程表,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对现有废品收购站点的管理。要稳固2013年市场整顿取得的成绩,不能出现废品收购网点数量上的反弹。要加强市场巡查管理,力求达到卫生、整洁的要求。坚决打击和取缔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和无证经营行为。
(三)完成揉谷供销社的企业改制工作
揉谷供销社进行破产改制政府已经同意了近2年时间,但由于土地权属等问题,改制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为了杨凌社会平安和稳定,揉谷供销社改制必须完成。我们将积极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与法院、国土、人事劳动等部门配合,做好职工安置及社有资产处置工作,早日化解职工矛盾,消除上访隐患,达到保持杨陵社会稳定目的。
(四)继续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工作
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切实行使出资人职责,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政府将可以由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任务和职能委托或赋予供销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确保社有财产保值增值,为供销社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〇一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