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多彩杨凌”花木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
二、项目内容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
1.符合中央一号文件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要求
按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集聚要素发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助力杨凌打造“五宜新城”
通过项目建设,打造杨凌旅游新地标,进一步建设主城功能拓展区,推动杨凌乡村旅游发展,同时能改善村容村貌,展现农科城特色的城市新形象,助力杨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五宜新城”。此外,可以为当地花木及其他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交易机会,特别是农特产品采拾期、林果收购期、生态观光期,推动人员流动及经济交往。通过项目实施,能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切实发挥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带动农民增收作用。
3.提高苗木产业综合效益
杨凌有一定的苗木产业发展基础。西部苗木花卉第一村裕盛村位于杨凌大桥南十字附近,是苗木花卉专业村。杨凌金山花卉产业园被认定命为苗木花卉产业省级示范园,是国家牡丹芍药科技创新联盟认定的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内还有杨凌农林博览园和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杨陵区五泉镇绛南村的蝴蝶兰种植探索出了一条本地乡村振兴新路子。但苗木种植产业单一,建设花木产业融合示范园可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苗木产业提档升级,通过着力推进花木产业与观光旅游、休闲康养、科普教育等融合发展,有效提高苗木产业综合效益,力争为我省花木产业的发展作出示范带头作用。
4.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
杨陵区位于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地处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距西安82公里,连霍高速、西兰高铁、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半小时车程辐射人口260万。区内设有2个高速出口、1个高铁站。西安至杨凌一站直达式城际特快旅客列车每天往返6次。毗邻西安国际机场,距咸阳国际机场仅有40分钟车程,是关中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区域经济的活力强劲蓬勃。
5.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
区内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知名高校、9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多个学科、7000多名专业科教人才和50000多名大学生的聚集,形成了“政产研学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是国内外农林水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林学院、草业学院、植保学院等丰富的科教资源可以为项目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6.强劲的对外开放优势
杨凌自贸区和综合保税区是推动农业领域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最引人注目的平台和窗口;项目所种植的花卉苗木可以通过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打造集花卉研发种植、专业物流、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花木交易中心,广泛拓展国际业务。
(二)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面积1500亩。
2.建设内容
项目以苗木、花卉产业为基础,以农耕体验式旅游为支撑,以高科技生物农业为亮点,融合科普教育,配套园艺疗法康养体验中心,拟建成集高端农业、田园生态康养、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花木博览园景区。
(1)农业“冬天花园”:占地约150亩,主要建设室内花卉展示、餐饮、购物等综合服务。
(2)花木交易商业街:占地约150亩,主要建设花木商业展示、交易一条街。
(3)高端苗木花卉展示区:占地约400亩,建设露天花卉基地、引景门、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园艺疗法康养体验中心、产业孵化商务综合中心、花木科技研发中心、观景桥、生态停车场、樱花景观大道1公里。
(4)花木标准化种植区:占地800亩,分为牡丹片区、蝴蝶兰片区和药用、食用花卉片区等四个片区。
三、投资总额及合作方式
1.投资总额
项目总投资1.5亿元。
2.合作方式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
四、市场预测及投资回报分析
项目建成后,花木产业将成为我区“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现代农业中的新兴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将作出重要贡献。
项目投资回收期预计3年,财务内部收益率25%。盈利主要分为苗木花卉交易、室内旅游景区门票、农耕体验收费项目、康养度假民宿住宿、餐饮及配套娱乐收入。预测项目建成后,苗木花卉年交易额5000万元。景区年游客量可达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7500万元。预计可解决就业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