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 / 信访局 / 业务工作 / 正文

【我在基层做信访】"下访"解心结 多年积案终化解

开篇语  

倾听诉求,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排解纠纷,理顺情绪……凝心聚力破解一道道棘手难题,涵盖了一线信访干部的日常。工作中,他们感受了怎样的人情冷暖?倾听了怎样的肺腑之言?经历了怎样的感人故事?积攒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近期,国家信访局在全国信访系统开展“我在基层做信访”主题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信访干部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今起,我们开辟“我在基层做信访”专栏,与您一起分享基层信访干部的酸甜苦辣。  

“宋老,我们来看您了”,一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却包含了多年的情谊。6月30日下午,贵州省凯里市信访局局长潘明付在“七一”来临之际又一次来到了 “老朋友”宋大妈家中看望和慰问。  

画外音潘明付进屋后,年近八旬的宋大妈开心地迎了上来与他亲切拥抱,潘明付小心搀扶老人落座后,便开始仔细询问老人近况。交谈中,宋大妈十分感谢信访局对她的关心和帮助。大家像家人一样交谈,温馨祥和的氛围迅速填满了整个房间。  

 

 

故事:一场意外改变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上世纪60年代的一场意外事故,带走了宋大妈正当壮年的丈夫,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上访多年,最后还是你们帮我把问题解决好了,谢谢你小潘。”2016年,信访问题解决后,宋大妈终于满意地握着潘明付的手说道。  

宋大妈在丈夫死亡2年后开始上访,主要是反映她丈夫工伤死亡补偿纠纷、不服死亡鉴定结果、下岗子女生活困难救助等,诉求达10余项……宋大妈认为其丈夫在凯里纸厂工作死亡应申报为“烈士”。由于多方面因素,宋家所反映的诉求部分得以化解,部分未能满足。于是宋家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信访。  

 

 

执着:十年如一日化解积案

潘明付自2008年调到信访局接访宋家人后,便开始了宋家信访案件化解工作。最初接访宋大妈时,倒水她不喝,生病送她去医院,却把针头和药推到一边。

为了让宋家卸下多年的抵触情绪,配合调查了解工作,信访干部变“被动”为“主动”、“上访”变“下访”,潘明付主动作为自己包案,多次带干部到她家里做思想工作,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门外后,宋家慢慢认可了这个执着的信访干部,还让他在家一起过春节。但是对信访诉求,却坚持着不切实际的高要求。  

为弄清宋家10余项诉求情况及问题“症结”所在,确保彻底化解办结,潘明付除了一次次地与宋家人交心谈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民生方面救助外,更是为这个案件查阅资料和有关法律文书达到百余万字。他说:“我们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只要信访人反映诉求有1%的合理,我们就要用100%的努力去处理。”  

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熬夜查看案件材料,潘明付有段时间头昏眼花得厉害,有一次突然出现了双目失明症状,不得不请了3天假住院手术治疗,第3天下午他便出院回到了工作岗位。  

2016年11月,宋家几十年信访积案终于得到彻底化解。  

 

握手:与信访人交上朋友虽然最终没能让宋大妈逝去的丈夫获批为“烈士”,但宋家人认识到了国家法律的庄严和政府的公正,而他们的合理诉求一一圆满化解后,他们的心结慢慢打开了。  

十年如一日地执着办案,感动了宋家人,他们渐渐和潘明付成了朋友,逢年过节总不忘问候。  

元宵佳节,潘明付提着牛奶、食用油等物品,再次去看望宋大妈,宋大妈在电话里得知他要来家做客,起了个大早亲手包了猪肉白菜馅饺子。看着热腾腾的饺子,潘明付说:“宋大妈,我又来打扰你们喽。”宋大妈高兴地握着他的手:“我巴不得你们天天来吃饭,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政府对我家这么照顾,我得再多活几年,多享受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啊……”  

(来源:贵州省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