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 正文

杨陵区政协2013年度委员第18号提案及办理情况

    案    由:关于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推动社区融合的提案

    委员姓名:付少平

    提案内容:

    随着我区撤村建居、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建社区日益增加,社会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以我们对景苑家园和温馨家园等社区的调查来看,有69.3%的居民之间在日常交往中只是浅层次和表面化的,邻里之间的交往仅仅停留在人际需要的低级需要层次。从我们调研访谈我们感到“村转居”社区居民对新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缺乏,折射出“村转居”社区建设中社会融合不足。

在社区管理中,社区归属感与参与意识、居民之间信任和合作关系对新兴的过渡型社区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逐步建设的过程,根据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在社区建设中,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是成本低,社会融合快,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最有效的方式。

    建议:

    区政府在社区管理和建设中,应充分关注射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文化活动带动社区融合和社区居民的活力,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第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经费的投入;第二,建设一批文化活动场所;第三,开展“幸福家园”社区文化系列活动:第四,应组织社区文化业务培训,发掘社区文化骨干,提高社区干部和骨干群众组织文化活动的能力,使社区文化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杨陵区文化体育局 关于杨陵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

                                                第18号提案的复函

    委员姓名:付少平

    提案内容:

    建议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推动社区融合。

    办理结果:

    尊敬的付少平委员,您在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推动社区融合”的提案很好。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关心、关注和热爱。现答复如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随着杨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新型社区也逐步增加,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融合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近年来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社区文化生活条件。近几年来,我们相继为康乐西路、公园路、常乐路三个城市社区和温馨、景苑、邰东等李台街办农村新型社区,争取项目和项目资金累计达30余万元。其中修建文体广场3 个,安装健身器材60余件,配发移动音响3套,锣鼓20件,秧歌服装30余件;每个社区配有图书室和数字阅览室,图书均在3000册以上,数字阅览室电脑均在4台以上,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二、积极开展“三馆”免费开放工作。“三馆”免费开放是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文化馆位于后稷公园东侧,是老城区几个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的中心。目前馆内的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放映室、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7个活动室,及室内外演出舞台、展览展示活动,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群众都能够零门槛、无障碍进入。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都不低于40个小时,活动室及相关活动均有专人进行管理、指导,并有相当固定的开放时间和重大文化活动的公示宣传,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健康、舒适、有益的文化活动场所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活动。同时,我们也要求各社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都不低于28小时,为社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一是开展了多项春节文体活动。今年2月17日—26日,分别在后稷广场、会展广场组织了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锣鼓表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健身舞蹈、灯展灯谜活动、电影晚会、迎新春健步走等10余项传统活动以及“庆新春”戏曲专场演出、文化事业成果展览2项特色文体活动,观看和参与群众达3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农历正月十四日至正月十七日,邀请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的演员们,先后为我区群众演出了《龙凤呈祥》、《周仁回府》等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历史古典剧目,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了精美的节日文化大餐。

    二是开展“杨陵区百场优秀文艺节目下乡进社区巡演”活动。此项工作是我局2013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之一。活动采取基层唱戏、政府补贴鼓励的形式,将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先进文化送到基层。截止目前,在全区5个镇办20多个村演出秦腔、歌舞等精品节目52场次。其中在公园路社区、温馨社区、五泉镇中心社区、邰东社区(原东桥、西桥村)等举行了9场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是举办了首届广场舞大赛。6月份联合电视台,在全区举办广场舞大赛。先后在会展广场举行预赛2场,决赛1场。共有23支社区和农村健身舞队伍参加了两场预选比赛。7月2日,进行了决赛,评出优秀奖7名,1500余名社区群众参加了此项活动。杨凌电视台对决赛进行了实况录播。

    四是加强基层文体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促进基层文体活动经常性开展,满足广大秦腔、舞蹈爱好者的需求,区文体局分别于4月24日、6月15日,举办为期一周的秦腔培训和舞蹈培训,对区内各镇办近200名文体辅导员和文艺骨干进行培训,其中每村1人,社区3—5人,为丰富和活跃社区文化生活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

五是加大农村镇、新型社区综合文体中心建设力度。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在五泉镇、揉谷镇建设综合文体中心,满足中心社区群众文体生活的需要。其中,揉谷镇文体中心占地7.63亩,楼体建筑面积1498.66平方米,室外广场1600多平方米;五泉镇文体中心占地8.26亩,楼体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室外广场1500多平方米.目前,两个文体中心大楼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室外广场正在建设,10月份将全面投入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加强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建设和职能发挥,重点突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从而提升居民的社会融合度。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区的社区文化活动和文明程度一定会更上新台阶。

    最后,诚恳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我区文化建设工作,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继续为杨陵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