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 正文

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回复--39号

类别:B类                      杨政水函〔2023〕34号

 

杨陵区水务局

关于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第3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委员姓名:黄丽丽

建议内容:关于尽快治理杨陵主城区两河河道,优化城区环境的建议

办理结果:

尊敬的黄丽丽委员,您好。您在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9号提案“关于尽快治理杨陵主城区两河河道,优化城区环境的建议”收悉。我局立即安排专人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梳理,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两渠基本情况

渭惠渠和北干渠均隶属于宝鸡峡灌溉管理局,其中渭惠渠杨陵段西起揉谷镇姜塬村,东至李台街道办南庄村,全长14.7km,(覆盖段1.942km,梯形土渠7.725km,梯形衬砌渠1.923km,矩形衬砌渠3.114km);北干渠杨陵段西起揉谷镇新集村,东至杨陵街道办柴家咀村,渠道全长15.6km(梯形土渠367m,弧角梯形衬砌7.28km,梯形衬砌渠3.3km,矩形衬砌渠道668m,覆盖段1.912km,土渠2.073km)。

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到2008年,我区对渭惠渠城区段4.65km、北干渠城区段1.78km渠道进行了改造,大大改善了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杨凌示范区的自然生态及生活环境。2014年争取省级资金对揉谷镇新集、除张、陵湾、陵角等村北干渠两岸进行防护栏杆的安装,对桥梁进行了加固改造、桥面铺装、桥梁限载标志牌及新建砼防护警示桩的建设等,保障了群众的安全出行。2016年5月杨陵区政府投资对渭惠渠12km进行全面清淤,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还提高了渠道的输水能力,保证了渠道的正常运行。

二、两渠流量和水质

渭惠渠渠道设计流量为20m3/s,加大流量为25m3/s;北干渠渠道设计流量为25.3m3/s,加大流量为29m3/s。

据示范区生态环境局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的环保专报反映,1-2月渭惠渠断流未监测,2-3月份北干渠出入境断面地表水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到4月份北干渠入境断面地表水水质已达到Ⅱ类标准,因水量较小,汇入漆水河前断流。渭惠渠入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汇入漆水河前为地表水Ⅲ类标准;5月份两渠出入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水质较好。

三、近年来两渠治理规划

随着杨陵城区向西发展,渭惠渠左岸是杨陵区对外交通枢纽之一的西宝中线,跨渠有杨凌大道高架立交桥梁,沿途有揉谷中学、小学、中心幼儿园、中心社区及多家企事业单位,由于渠道多数为明渠,沿线安全防护设施缺失,对沿岸群众人身安全具有极大隐患;北干渠主城区段还有2.72km渠道没有改造修复,其中西农路桥至后稷路桥400米的渠段,生态性较差,严重危害到两旁的科研单位和常驻居民的环境卫生及身体健康,与环境优美的示范区整体形象极不协调。

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理念,结合《杨陵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河渠整治全覆盖、供水安全有保障、高效节水可推广、农科文化显优势、管理创新再探索、城乡和谐更完美”的总体目标,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服务渠道沿岸城市居民美好生活迫切需求,2020年10月示范区水务局委托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渭河流域河渠综合治理惠渠渠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沿渭惠渠全段分上中下三段,实施6.5km生态修复段、6.0km增绿美化段和2.2km文化提升段,项目总投资1.275亿元,其中直接工程费1.07亿元。后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方案也在按程序进行。

2017年我局委托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杨陵区宝鸡峡北干渠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并通过了区政府的行政审查和宝鸡峡灌溉管理局的技术审查。项目治理段长2.72km(其中农科路~泰陵路段658m,西农路~后稷路段367m,常青路~新桥路~环城东路段1695m),是通过对原老化的梯形渠道进行拆除重建为矩形渠,左右岸根据地形采用复式断面,渠顶加设石材栏杆并设手动闸门引水至安全平台,挡墙外侧设休闲步道、绿化带等与现状道路绿化带平顺衔接。总投资为1.03亿元,其中直接工程费0.87亿元。

由于近年来水利厅在灌区改造方面没有项目支持,而我区财力紧张,资金缺口较大,项目一直未能落地实施。后期我局将继续努力争取中省资金支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待项目实施后,以北干渠为轴线,将实现两岸复绿、生态护岸、大水面为主的微地形景观群落,北干渠城区段也将成为生态优美、供水安全的示范性渠道!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



杨陵区水务局

2023年09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