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 正文

杨陵区政协2013年度委员第14号提案及办理情况

    案    由:关于提升我区现代农业综合发展的提案

    委员姓名:郭伟  淡新全  徐有仓  马卫东  马宽强

    建议内容:

    近几年,我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了一大批现代化农业设施,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产量低、商品率低、劳动力大、品种单一、销售环节制约、宣传少、无知名品牌。

    一、我区农业现状:我区现有日光温室5200多座,春秋大棚7500多座,果树园区0.7万多亩,总占地面积约4万多亩。

    二、我区农业存在的问题:

    1、群众技术落后,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低,关键是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低。

    2、农产品种植及管理粗放,致蔬菜品质低成本高,商品率低,附加值少,无市场竞争力。

    3、缺乏品牌效应。强势品牌、生产技术的缺乏,是我区农业发展的最大软肋,已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障碍。

    建议:

    以政府为主导,校企联合,政府组织全区涉农企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对全区农民进行定期对口的技术指导、信息提供和联合合作。

    1、政府引导涉农企业、高等院校、农业合作社及农户之间人才的对接,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形成科研、生产、销售的产业链,促进农业技术的提升。政府应对农民帮扶较大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等。这样激发农民和企业积极性,达到互惠互利。

    2、培育龙头,提升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政府部门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鼓励和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帮助、带动、引导农业合作社及农户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提升我区现代农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3、加强宣传,建立农业品牌产品。通过涉农企业的自身优势,联合高校带动一批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户进行名牌产品的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杨陵区农林局

                                关于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委员姓名:郭伟、淡新全、徐有仓、马卫东、马宽强

    建议内容:提升我区现代农业综合发展

    办理结果:各位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区现代农业综合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我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园区共建成设施农业2.5万亩、经济林2.05万亩,引进涉农企业32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70家。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引导区内种植结构调整。合理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发展大棚杂果、花卉、苗木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通过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实行补贴的方式,建立试验示范点,对品质、产量、抗病性表现好的品种,积极组织推广。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在外地建立生产基地,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通过技术、品种的输出提高设施农业效益。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确保农业增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特色产品基地,形成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拉长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按照“重规范、创品牌、上台阶”的工作方针,提升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水平。

    三是下大力气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镇工作,平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时,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科技支农作用,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节约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四是加强专家技术团队建设。探索引进相关专业高科技人才,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使技术人员的构成和水平与杨凌农科城和“现代农业看杨凌”的地位相适应。为专家配备熟悉生产实际、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区、镇技术人员,方便专家开展工作,按照技术贡献、解决难题、示范样板等完成情况给付报酬。同时,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和种植户的培训,在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上下功夫。

    五是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上半年各镇办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合作社理事长、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全年培训职业农民3000人以上,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同时,进一步加大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术水平,打造杨陵劳务品牌;构筑立足区内,辐射全国的劳务输出基地网络,拓宽输出渠道,提高输出质量。

    六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统筹使用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对重大技术推广、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及各类培训等进行适当倾斜,保证试验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考虑设置科研基金,重点就我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联合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为我区乃至全省全国及时提供生产难题解决方案,凸显杨凌农业科技示范的作用。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