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C类 杨政农函〔2023〕21号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7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委员姓名:许荣辉
建议内容:关于有效维护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建议
办理结果:您提出的关于有效维护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设施农业作为我区对外试验示范的窗口和对内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自2008年以来,经过了痛苦转型,全员学习,提质增效和特色果蔬等发展阶段,现在已稳定成为了杨陵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和稳固抓手。据不完全统计:设施农业对农村居民收入贡献率已超过67%。作为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主要手段,节水灌溉一开始便作为标配进入到所有大棚设施中。目前,升级版的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也已经被广大设施种植户所接受,正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
您建议中所提及的节水灌溉设施设备年久失修和利用率低的问题区政府非常重视。经调查,问题确实存在但成因分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确实有部分农户不注意设施设备日常维护,加之易损耗材更新更换迟滞,导致一些农户棚内节灌设备不好使或不能使,给生产带来麻烦;主观方面大部分农户听闻水肥一体化较节水灌溉有明显的好处和优点,故而产生等、靠、要思想,不愿意或不同意维护现有节灌设备,也导致了节灌设备的闲置或失修。
对此,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区水务局做了专项调研,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部分节灌设备闲置失修问题,制定了三条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加大节灌设备维护技术宣传,提高种植户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大水肥一体化替代节水灌溉宣传和引导。二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多方争取中省专项扶持资金,加强水肥一体化项目推广。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农户自筹自建水肥一体化工程,落实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奖励水肥一体化投入,切实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三是要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积极提倡鼓励有资质有技术的企业、实体开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社会化服务,要在现有杨凌天海智慧水利、雨露农业工程猕猴桃作为我区主要水果品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大面积种植,到2022年底,我区猕猴桃总面积已达1.61万亩,年产量3.2万余吨,猕猴桃产业年产值超过1.2亿元。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猕猴桃产业的品种更新换代、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产业链延伸一直是我区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抓手和努力方向。围绕“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培育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为重点,以把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我区现代农业的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为指引,持续着力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但在品种结构、标准化生产普及、农民组织化程度、品牌创建及电商营销等方面与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2022年以来,为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推进实施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1万亩名优新特标准化经济林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列支专项资金,成立专家服务团,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
示范区管委会倡导成立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专家服务团,由服务团首席专家牵头组建蔬菜、猕猴桃、畜牧等专业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精准服务。
杨陵区委区政府以‘1123’工程为引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扎实开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抓手的‘绿色食品示范区’各项工作。在猕猴桃产业领域,区政府拟成立“杨陵区猕猴桃产业联合体”,实施“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全产业链生产管理经营模式。由企业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制定生产标准,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村域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供销标准落实,农户依照标准生产管理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供销计划。目前,区猕猴桃产业联合体已经建立起了黎陈官、蒋周李、帅上茂、椒夹曹、毕绛郭、斜王上、除陵光等7个区域中心,覆盖全区80%以上猕猴桃种植区,总面积大约1.1万亩。
下一步,区猕猴桃产业量合体将联合有机猕猴桃领头企业——陕西百恒有机猕猴桃示范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专家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科学制定有机猕猴桃生产标准,要个操作规范,认真开展试验试产,待各项指标稳定达标后,迅速推广占领市场。力争用3-5年时间,将杨凌猕猴桃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有机猕猴桃产业‘领头羊’。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2023 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