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建立“杨凌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的建议
委员姓名:李录堂
提案内容:
农民田间培训学校是以农民中心,以田间或养殖场为课堂,参加学习的学员均为农民,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人员担任辅导员,在作物或养殖生产过程中对农民开展培训的学校。
其好处是:
(1)可以充分利用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巨大声誉优势,吸引培训全国各地的农民,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做贡献。
(2)可以将示范区的各类项目与杨凌农民田间培训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以项目促进农业生产,以项目培训农民,存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通过农民田间培训学校建设促进杨凌的农业生产发展。
(4)杨凌共有71个行政村,如果一村一个农民田间培训学校,杨凌将形成71个农民田间培训学校,这将极大加速杨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传播。
(5)杨凌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的建立将会把科技成果推广和传播落实到具体生产过程之中,真正实现农业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6)农民田间培训学校建设还可以为争取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提供平台和基础。
关于杨陵区政协第八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13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录堂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第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杨凌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的建议》提案收悉,针对您的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示范区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区的农村产业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区的农业主要产业有:1、设施农业15000多亩。其中日光温室4000多座,占地6500多亩,以设施蔬菜、西甜瓜、草莓、葡萄、食用菌栽培为主,中棚8500多亩,以苗木、西甜瓜、设施蔬菜栽培为主。2、猕猴桃、葡萄等杂果17000多亩。3、猪、牛、鸡畜牧养殖业小区40多个,还有畜牧养殖、花卉苗木、食用菌等涉农企业20多家(占地16000多亩)。
二、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和农民技术培训情况
1、为了解决我区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群众遇到的技术难题,区政府从2008年开始出资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请5名专家,从区内农村生产一线选聘了一批技术能手,组建见了设施农业技术团队。经过几年的运行,我区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技术团队,截止2013年6月份,技术团队由设施农业、植保、杂果、畜牧、土肥、食用菌等专业的12名专家和58名农民技术员组成。并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农技服务中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通过专家培训农民技术员,技术员包合作社(每名技术包100-200亩),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指导生产,为我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杨陵区的农业、科技、畜牧、人社等部门也积极争取上级农民培训项目的支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大量职业农民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平均每年培训3万多人次,并成立了专家服中心和专家服务热线等,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三、针对建议,将采取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改进技术服务工作
您提出建立“杨凌农民田间培训学校”,为杨陵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杨陵的农业产业发展。我局通过调研研究,结合杨陵的实际情况,将采取以下措施,改进我区的农民技术服务工作:
1、加强各培训部门、机构之间的沟通,整合资源,加强合作。
2、按照蔬菜、西甜瓜、果树、畜禽的不同时期技术的要求,对每个村、每个合作社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实施。
3、加强农民技术员的管理,促进农民技术员多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生产,收集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和需要培训的信息,并及时与组织培训的部门或机构联系,有针对性的培训。
4、改进培训方式,多采用田间现场培训,直观明了便于群众理解操作。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恳请您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