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杨陵 / 魅力杨陵 / 人文景观 / 当代后稷 / 正文

吴发启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12-13 15:59

吴发启,男,1957年8月生,陕西黄陵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职称为教授。2015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吴发启教授主讲 “地质地貌学”、“水文学”、“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研究方法”、“水土保持规划”等课程。主持及参与国家级、校级教改项目4项,获校级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特等奖1项和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20篇,参编教材2部,副主编2部,主编9部,其中《水土保持规划学》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专业系列教材11部。主持省部级、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发表科技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代表作品:

(一)参加、主持项目概况 自1982年以来,参加、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14项: 1、刺槐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陕西省项目; 2、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效益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林业部攻关项目; 4、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5、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林果粮发展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6、缓坡耕地水土资源管理原理及配套技术研究,陕西省项目 7、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及沙产业技术开发,国家科技部西部科研专项; 8、黄土高原优质果品开发模式与技术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9、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示范-2,中国科学院识创新工程项目; 10、陕北风沙区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中国作物学会; 11、坡面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研究,黄委会水保局; 12、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适宜性研究,陕西省项目; 13、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负效应评价模型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陕北农牧交错区农田综合防沙技术中试与转化,国家科技部。 

(二)获奖情况 自1982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持证6项: 1、陕西省黄土高源综合治理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壹等奖,第七; 2、淳化县泥河沟水土保持试验示范,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第七; 3、黄土残塬沟壑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四; 4、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林果粮发展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一; 5、缓坡耕地水土资源管理原理及配套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一; 6、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及沙产业技术开发,陕西省科技厅验收、认定,第一。 

(三)教材、专著 1982年以来,共出版教材7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80篇,其中第一作者46篇: 教材: 1、水土保持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主编; 2、水土保持规划,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主编; 3、土壤侵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第二作者; 4、流域管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副主编; 5、土壤侵蚀原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副主编; 6、沙漠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参编; 7、水土保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参编。 专著: 1、缓坡耕地侵蚀环境及动力机制分析,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第一作者; 2、黄土高原流域农林复合配置,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第一作者; 3、黄土高原经济(果)建设与开发,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第二作者; 4、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图集,测绘出版社,1991,参编; 5、黄土高原防护林特征,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参编。